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4-09-09 07:32:05
弟子规读后感14篇

弟子规读后感14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规读后感 篇1

爷爷对我说过:"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主要在个人的努力。经过那件事后,妈妈又研制出一套方案,那就是"拆机法"把显示屏和键盘、鼠标放在桌上,主机却不见了踪影,后来我才发现,是被锁在桌子下面的保险箱里了,这回的方案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破解,请看到此文章的人给我想一套方案,有重谢。

在小时候我背过《弟子规》,但几乎都忘记了,也不了解其中的含义,听钱文忠老师一讲,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弟子规》分: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与余力学文。《弟子规》里关于孝的部分,讲述了一个卧冰求鲤的故事:晋朝的王祥对自已并不是很慈祥继母,都非常孝敬。在冬天里,继母时常想吃鲤鱼,王祥竟然赤身卧在冰上去找鱼,这时,冰裂开了,跳出两尾鲤鱼。这则故事使我懂得了:孝不是交易,是无条件的,孝也是人的根本。我想到:对于我的亲生父母,我该怎样孝敬他们呢?我现在还小,无法用大量的体力劳动和外出挣钱孝敬父母,但能在细微之处做点事。以前周末回家,我会偶尔在早上起床后,给妈妈倒杯凉白开,以后我要坚持这个习惯;父母挣钱很辛苦,以后,当我花爸爸妈妈钱,正要买东西的时候,应该好好想想,有没有这个必要,能不能节约一下,对于父母给我买的东西,要爱惜使用......我想这也是孝吧!

当我听到:缓揭帘,勿有声,这句话时,我突然回忆起了一件往事,一次我去数学金老师办公室,出来的时候,我一个箭步,顺手将门一带而过,门‘咣’的一声巨响,关上了,把屋里的老师们都吓了一跳,妈妈正好在现场,立马说我:“门应该轻轻关上,你这样做,显得你很没有教养,对老师很不尊重。”我当时挺不服气的`,还叽哩哇啦解释了一通。现在想想,觉的很不好意思。

听钱文忠老师讲《弟子规》,我的心能放的很平静,边听边想到以前做过的很多事情是否正确,如果错了,应该按《弟子规》中哪点去改才对。既然《弟子规》可以给我明白那么多宝贵的道理,那我就要经常学习它,将它运用在我的实际生活中。

  弟子规读后感 篇2

《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有一种心灵回归的思索,思索我们的人生意义,也思索我们的责任义务,《弟子规》读后感2。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行孝。

《弟子规》的第一篇是“入则孝”,教导我们的就是如何孝顺养育我们的父母。在孝顺父母中,我们该怎么做呢?行孝是一件很普通很简单但很重要的事。只要在生活中把一些我们该做的琐事做好,我们就是在行孝了,可是,行孝不是一件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事,它需要每天都尽心尽力做好。《弟子规》中,圣人给我们的规范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缓,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行孝,就是在这些很小的事情上谨慎为之,且坚持不懈,这样就是很好的行孝方式了。 有一位女生,父母离异,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在生活中却有着懒惰的毛病。母亲实在管制不了,便把她送到父亲身边,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并喜欢文学和道家思想学说。父亲也不得不佩服她的文采,并感到骄傲。可是作为父亲的.天性,他必须管教好他的女儿,于是,他对她的要求是“为”,也就是切实地去做实事,要求也不高,只是每天倒垃圾、洗自己的衣服、扫地拖地,尊敬父母。从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我们也可以看到,行孝的行为不需要大张旗鼓,也不需要很困难,只需要每天做好分内的责任。

要孝顺父母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行孝也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事,可是要时刻心中牵挂着父母的起居,每天担忧父母的健康,时常关注父母的心情,这就是最好的行孝方式。古人的生活习惯在行孝方面是做得很好的,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请安,每见到尊长要行礼表尊敬,父母老了要承欢膝下等等,都是一种很好的孝顺的表达方式。读了《弟子规》更坚定了我孝顺父母的决心,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行孝参考。另外,懂得行孝还要及时行孝,可以行孝是幸福的,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我们该及时行孝,比起他们为我们付出的辛劳,我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光真的是太短暂了。所以我们要让父母在有生之年感受到我们的孝顺,让他们能安享晚年。

这样家庭就会更和谐,社会也会更和谐。 切身行孝,及时行孝,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两点,就是领悟到孝的真谛了,领悟到《弟子规》中“入则孝”的真谛了,也就是领悟到父母对我们的恩情了。

  弟子规读后感 篇3

《弟子规》我的最爱“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手捧着书卷,在一次次朗读声中,我陶醉了,我似乎看到圣人正向我走来讲述他的经历。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中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呀,几千年的古人尚且知道时间易逝,人生短暂,而我们呢?虽然每天都背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也时常劝告别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惜时如金呢?我总觉得自己还小,还能生活很多年,用不着愁,就大把大把地浪费时间。

有时,当老师在课堂上全力授课的`时候,我们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节课下来,也不知道老师到底讲了什么。对于老师的作业,一心只想着快点写完,应付了事,从不考虑字体的好坏和作业质量。不会做的题目等老师讲或者干脆照着别人的答案一抄,草草了事完成,从未想过自己动脑思考,难道这样的学习不就叫浪费时间吗?回到家,书包一扔,便一头钻进电视的精彩节目或电脑的网络游戏里,玩得不亦乐乎。

有时甚至连吃饭都忘记了,晚上也是在父母的一再催促甚至呵斥下才肯睡觉。老师常说,如果我们能把玩的心思用在学习上一半,这还愁搞不好自己的学习吗?“老易至,惜此时”,圣人的劝诫一次次在耳边响起,我不得不反省自己。春去春会来,花谢花再开,万物在盛衰交替中轮回出现,而我们的少年时期只有一次,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难道我们就甘心白白走一趟吗?

不,决不!决不能让生命白白地浪费!《弟子规》,触动了我的心弦,净化了我的灵魂,它不愧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它正以自身特殊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当古老的钟声再次响起,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美妙的文化经典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读后感 篇4

《弟子规》是一门国学,已经开课一个学期了,学了它后我也有了很多的体会,然而,在众多的体会中最大的就是我变了。

以前的我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着。而如今学了《弟子规》后的我,变的勤劳懂事了。早晨不再让妈妈叫着起床了;一些该做的事我也不会不做而让妈妈做了;现在每天晚饭后都由我来刷碗、擦地,也经常给父母洗脚,替他们分忧。

现在的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们的辛苦。所以我现在变的非常的节俭。在饭桌上时,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吃饭,怕把饭粒掉到 ……此处隐藏5162个字……不会与他人好好相处。这样的同学能算是好学生吗?值得我们去羡慕和学习吗?

《弟子规》还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包括不久前的日本地震,使多少小朋友一夜之间无家可归,又让多少家庭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那一幕幕唤醒了无数人的爱心。一个人的爱算不了什么,千千万万人的爱汇集到一起,就像条条小溪汇成了辽阔的海洋。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爱,让我们在几年后又见到了重新建设后的`新汶川和那里的一张张笑脸。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对我们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除了要集中精力,眼睛看,嘴巴读,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坚定的信心。我们在学习上经常犯一些不该犯得错误,明明可以做对但偏偏要出错,其实这就是“心”没到,“信”不足,学习的四个基本条件缺了两个,我们怎么能做得好呢?大人们常常说我们心浮,说我们马虎,也是这个道理。

《弟子规》里蕴藏许许多多的道理,教会我太多太多的东西,懂得这些并不难。“学贵力行”,学一句,我们就要做一句,把这些准则用到学习、生活中,还需要我不断的努力。

  弟子规读后感 篇1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章是我最近看的一本书——《弟子规》,读完它,我顿觉深有感触,先说一说我对《弟子规》的读后感吧。

《弟子规》在总叙里就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如果要说我最喜欢《弟子规》中的'哪一段的话,我想就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了,这段话短短24个字,却把“孝”这个字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句话意义深刻,告诉我们: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弟子规》还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就是说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看了《弟子规》一书,让我明白自己与弟子规里的标准差太远了,以后要严格按照书中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弟子规读后感 篇13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本传统美德培养的守则,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背诵了弟子规。现如今,每年暑假我都会拿出来重新朗读,而每次都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读了《弟子规》后,最使我受到启发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段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应该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后,我不由得深感内疚:平时爸爸妈妈叫我,我总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做事,我也总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

《弟子规》还有这样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几年前,我奶奶来县城看病后返回老家。爸爸每个周末都回去看奶奶,而且每次都要住几天。看到别的小伙伴周末都出去玩,我就哭着给爸爸打电话,不停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爸爸说:“乖宝宝要听话,你需要我,可是奶奶现在更需要我”当时我不明白,现在完全懂了。父母都有老去的一天,当他们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就是我们回报父母恩情的时候,“乌鸦反哺,羊跪乳”动物都懂的,何况我们人了!

反复朗读《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校园里。班里有的同学家庭条件不好,也有的父母不在身边在外地工作的,每天上学总会出现丢三落四的,或者缺少必要的文具,我觉得他们更需要爱和帮助。早晨上学时,我常常多带些口罩,橡皮和笔。爸爸看到总会笑着说,学雷锋吗?我说是的。我付出了爱,同时我也收获了满满的爱。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行为准则:“好学多问肯钻研,勤劳笃行乐奉献。明礼守法讲美德,孝亲尊师善待人。”《弟子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反复阅读,定能受益终身!

  弟子规读后感 篇14

题记:道德的光辉就像太阳的光芒,而一个人要想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自己心中要充满阳光啊!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很早就知道《弟子规》是好东西,所以,几年前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就教他背诵,后来,也推荐给学生,领着他们去背诵《弟子规》。然而,自从我接触传统文化以后,我再读《弟子规》才深刻地体会到:《弟子规》看似平淡无奇,而其中所真正的内涵只有用心体味。《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它是用来做的,而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很远很远的路,慢慢地,在践行《弟子规》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弟子规》是一本薄薄的厚书,浅浅的深书,小小的圣书,它帮助我从阴霾走向光明,甚至让我重新做人!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教育意义。它清晰明了的向我们传递着做人的基本准则。

《弟子规》的宗旨是“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把孝心装在心中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平和、又幸福的人,因为厚德载物嘛!所以我自己要以身作则,并带动我的孩子和学生们“孝敬”!

通过阅读《弟子规》,我感觉到了孝敬、诚信、仁爱、尊重……的重要,小小的《弟子规》,其中富含的哲理足够我终生受用。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状态。为我指明了追求的方向。督促我将圣人的教诲贯彻于实践、落实于言语、行动中,并带动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和践行《弟子规》。但愿小小的我也能融入到社会进步的洪流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我万世开太平!”做一个真正播撒阳光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